你好!我是玲姐网上平台配资,专注于影视剧评论。这是我的《大宅门》原创剧评系列第3篇。
打算写一个系列,喜欢该剧的友人们,可以点击关注我,一起讨论呀!
《大宅门》里,一向为人处世很懂得留后路,连面对仇家也愿意握手言和的白二奶奶,唯独对窑姐出身的儿媳杨九红至死都不能接受。
白二奶奶弥留之际,留下一句遗言——不准杨九红为其戴孝。
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:家里的仆人,甚至猫猫狗狗都戴了孝,唯独杨九红不被允许。
白二奶奶这样做,无非想告诉世人:哪怕她死了,杨九红也不能是白家的人。
看到这一幕,真的感慨万千,女人何苦为难女人?尤其是在那个封建时代里。
白二奶奶为什么至死都不让杨九红进白家门?
有人分析说是因为白家原型是同仁堂家族,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豪门。豪门娶妓女,太不光彩。二奶奶要维护豪门的尊严,所以至死不接受杨九红。
展开剩余79%有一定道理,但背后真实的原因,远不止这么简单。
黄春被堂姐带回北京入白家门生养孩子,白景琦独闯山东,事业风生水起,又没老婆在旁,自然动了心思,和杨九红好了。
白景琦喜欢杨九红的漂亮娇俏,也很愿意纳她为妾。
杨九红觉得白景琦够男人,有担当,拿出所有积蓄为自己赎了身,打定主意就算无名无分也要跟着白景琦。
其实杨九红一开始也是只打算低调做个外室的。后来堂姐再一次把怀孕的杨九红带到京城,想把孩子生在白家。所有人都以为,二奶奶会像当年接受黄春一样,接受杨九红。
没想到,白二奶奶始终排斥杨九红。
不仅坚决反对杨九红进门,还夺走她的孩子自己抚养在身边,不让孩子认杨九红这个妈。
后来杨九红再次怀孕,杨九红害怕白二奶奶再次夺走孩子,就一个人逃离了北京,结果流产了。二奶奶连仇家的黄春都能接受,却不愿接受杨九红,根本原因其实是:
精明透彻的二奶奶,早已看穿了杨九红被出身和经历塑造出来的偏激疯批人格。这种人格是豪门阔太的大忌。
豪门太太最首要的人格特质是贤良淑德的人格和冷静客观的大局观。
这点,在黄春身上有,而杨九红身上是没有的。
人情温和的黄春可以做好媳妇,而杨九红不可以。
虽然二奶奶也曾经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媳妇,有过感同身受,但她一个女人当上了白家的掌门人,角色的变化,让她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。
她努力维护的是白家大家族的尊严和威望,对儿媳妇的选择自然也是按照男权社会的标准体系来衡量。
杨九红出身低微,被哥嫂早早卖到了青楼。没遇到白景琦之前,杨九红其实在自己的行业里也是混得不错的。
能够成为济南府的花魁,并成为权贵追捧的对象,这样的成绩,没两把刷子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这点,精明的二奶奶一看便知,一听便了然。不同于正室黄春的心思单纯、懦弱,杨九红是有一定心机和手段的。而她的种种手段,在白二奶奶那里只被看作雕虫小技,上不得台面。
对白景琦,杨九红认真了。
感情里,谁认真谁就输了。事实上,费尽心思嫁给白景琦以后,杨九红坎坷的命运才真正开始。
杨九红其实是有野心的,不远千里进京,其实就是为了得到更多。
二奶奶不想在因体弱多病不可能长寿的黄春过世后,杨九红成为白府的女主人。所以二奶奶事先就把自己的丫头亲信槐花给了儿子白景琦。
对于白家这种大宅门来说,家庭安宁永远是二奶奶白文氏最看中的。
所谓家和万事兴,虽然白家几个大爷明里暗里没少争斗,但表面还能维持一点和谐,可杨九红不懂这一点,她太要强了。
经历坎坷的人,骨子里的人格局限人,会在经历命运转折的关头,爆发人的展现出来。
这是人人使然,阅人无数的二奶奶看得通透。
在后来的剧情中我们也看到了,杨九红在白二奶奶死后开始报复,言辞刻薄,行事乖张,逼死了姨太太槐花,夺走自己女儿的孩子。
可以理解,夺子之恨的确难忍,足以让每个当妈的人崩溃。
但从前都忍了过来,何必要在白二奶奶死后张狂起来呢?
真正的解恨方式,是用能力、人品,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。
杨九红是有那个潜质的,比如女扮男装闯东北运回药材那一次,她就收获了大家族里众多人的敬仰。
只可惜,她走不出自己的人格局限,她沉浸于解恨报仇和宅斗,眼光和格局太小。
她生生地耗尽了宅门里少数人对她的怜惜感,而最终变成了一个失去一切的怨妇。
杨九红悲剧的人生,有时代的原因,有外因的推动,但终归还是自己的局限人使然。
如果你刚好看过《大宅门》这部电视剧,有任何想说的话,欢迎留言,我们一起讨论呀!
(玲姐原创网上平台配资,抄袭必究!)
发布于: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配资网_炒股实盘配资_专业配资网站观点